要说香港黑帮电影中“最有范”的老大,个人认为,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,那当然是陈惠敏了,为什么这么说,来,咱们往下看:
陈惠敏,曾经投入谭家三展门下,后来又练过西洋拳,并行走江湖,生于1946年2月10日,前邵氏武打动作演员,代表作《跳灰》、《舞厅》等,热衷拳击、中华武术、健身等,背部有龙图腾样式的纹身,配上两臂左青龙右白虎,和最著名的身材前双鹰(据说为身手了得与勇悍之意)。
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的是,陈惠敏并非一开始便是江湖中人,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狱警,陈惠敏在少年时辍学后一开始就投身香港纪律部队,先是传闻中隶属香港惩教处的狱警,编号为403;后来投身皇家香港警察(在警界服务二十年以上者无一不晓而且能够证实),离队前隶属西九龙任职刑事侦缉,编号为8872,且有说官至警长。
在他任职期间,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大人物,积累了很多人脉联系,在这期间游走黑白两道,人际联系非常广,至此可能于离职后顺理成章多涉于江湖,为他后来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传闻他后来是十四或十四号,对头则称之14K的双花红棍,杂志报称他和国外山口组成员联系密切。
要说陈惠敏在武术上也获得了很大成就,那就是在1972年,他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拳赛并将对手打败赢得冠军,名震武术界,被称为“拳有陈惠敏,腿有李小龙”,陈惠敏还参加过“世界精英搏击大赛”,而且在比赛中仅用35秒击败日籍对手,成功夺下冠军金腰带。
起初陈惠敏是因为混江湖收入高,打拳也是一样,所以对拍电影并没有什么兴趣,后来受人之托,才勉强答应玩一下,结果促成陈惠敏与电影的不解之缘。
要说陈惠敏进入影界后,常常是本色演出,语言刚烈,出口成章,而且以爱家庭,重义气,及一套灵巧身手与快拳闻名,面对非江湖人士及非骄横之徒却是十分谦和。
陈惠敏年轻的时候成名前大多演的是反面人物,如初露锋芒的《跳灰》中的职业高手、富翁打手、一帮之主等,而在动作片中多扮演反派、身不由己的黑道或偏门中人如《舞厅》;到了八九十年代已经是演社团老大了,动作戏大减,变成表演老奸巨猾的文戏;目前则多客串江湖叔公辈或乡间富人或具声望之辈。
他在无数香港黑帮题材电影里出现过,扮演的角色不计其数,也各异其趣,令人印象深刻的有《古惑仔》中的东星老大骆驼、《龙在江湖》中的社团老大、《买凶拍人》里“洪兴的标哥”,还有《忘不了》中的巴士老板。
陈惠敏1972年出道后第一部戏是导演何藩的电影《血爱》,与邓光荣、李琳琳合作,不过是配角;第二部作品乃吴思远的《饿虎狂龙》,陈惠敏的名字与陈星、仓田保昭并列,已升至主角;1973年陈惠敏再拍何藩的《春满丹麦》,当年此作与吕奇的《丹麦娇娃》皆票房大收,更成何藩早期片的代表作之一。
但《饿虎狂龙》捧红的是陈星、仓田保昭和黄元申,《春满丹麦》捧红的是伊雷,陈惠敏名声始终不高,后来再拍一些武侠片和杂碎功夫片,亦对其事业无甚帮助,只是收入稳定了下来,同时改变了他“拍戏赚不过混江湖”的想法。
1976年,陈惠敏在梁普智的《跳灰》中扮演冷面高手,这是他第一次尝到走红的滋味,虽仍是反面人物,但陈惠敏的演技、表情和身手都有进步,随着《跳灰》票房报捷(1976年香港票房季军),陈惠敏事业渐好。1981年,是陈惠敏事业的分水岭,他在黄志强导演的《舞厅》中担任主角,这是他演艺生涯中演技最出色的作品之一。
1983年,陈惠敏凭《杀入爱情街》提名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“最佳男主角”,因此80年代初是他最辉煌的时期,在黑帮动作片的领域中成功占一席位,此时他出道拍片已10年。陈惠敏拍《狂情》时 ,与国外女主角新滕惠美发展地下情,由于陈惠敏已有家室,因此一度成为娱乐圈话题。
八九十年代的陈惠敏是最风光的时候,他是尖沙咀的第一人,不管谁要做生意都要他同意。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他都是黑帮老大,没人不服他,因为那时候他的实力最强。
通过以上对这位大佬的介绍,是不是会改变你的一些想法,不过如今的陈惠敏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放荡不羁,虽然现在他还在经营自己红酒事业,但是72岁的陈惠敏已经退出江湖,不再过问江湖事。他现在香港的人脉和地位已经无法衡量,但是他却一直被人尊重敬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